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(SAH)是一种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破坏性疾病。众所周知,较高的血量和出血在脑膜内的扩展(脑内出血[ICH])是预示不良后果的因素。只有少数研究涉及血肿位置对患者功能预后的作用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有无ICH的SA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,并比较不同的ICH定位与长期功能预后的关系。 研究人员前瞻性地收集了2010年-2017年期间在一家三甲医院住院的280名连续SA
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(SAH)是一种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破坏性疾病。众所周知,较高的血量和出血在脑膜内的扩展(脑内出血[ICH])是预示不良后果的因素。只有少数研究涉及血肿位置对患者功能预后的作用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有无ICH的SA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,并比较不同的ICH定位与长期功能预后的关系。
研究人员前瞻性地收集了2010年-2017年期间在一家三甲医院住院的280名连续SAH患者(动脉瘤和非动脉瘤)的数据,并评估了重症监护室入院后获得的大脑初始CT扫描结果。功能不良的结果被定义为SAH后3个月,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>2。使用多变量逻辑线性回归来研究ICH位置和临床变量以及功能结局之间的关联。
结果显示,59/280名患者(21%)观察到出血在脑实质扩展。中位数(四分位数范围)ICH体积为11.3(4.9-16.2)ml,55/59名患者(93%)的位置为脑膜上。大多数实质性出血位于额叶(n=24.41%)和颞叶(n=12.21%),其次是岛叶ICH(n = 7.12%)、胼胝体(n = 6.10%)、顶叶(n=2.3%)和枕叶位置(n=2.3%)。即使调整了Hunt-Hess等级和年龄,与所有其他ICH位置相比,病变位于胼胝体的患者(n = 6/59)3个月功能不良的风险明显较高(OR=50.5,95%CI 1.3-2004.2,p = 0.034)。在比较整个SAH队列时,这些结果仍然类似(OR= 21.7,95% CI 1.4-347.8,p = 0.030)。
综上,非创伤性SAH患者的脑实质出血,特别是涉及胼胝体的出血,可强烈预测功能结局不佳。
参考文献:
The location of intraparenchymal bleeding determines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ene.15621
copyright©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镜像
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-1 (京)网药械信息备字(2022)第00160号